五年之后,Kai终于选择了跳槽,虽然还没最终offer,基本也就定下来了。
10年刚毕业的时候经老师推荐,Kai去了天泰。那时聊天的时候Kai貌似提到过,因为是老师推荐,所以不能走的太快。没想到这一待就是5年,不知道那老师当有没有预料到。
大四下的时候老师推荐去了家券商面试,没有回应。看着周围同学纷纷有了着落,心中忐忑不安,开始在51上疯狂投简历。后来总算去了一家地产网公司,不过2个月就走了,因为公司远,乡土气息太重。后来在SGD的办事处实习半年,初出茅于未经世事,吃了点苦但也积累了些经验。
那时还是挺羡慕Kai的,虽然到手的钱差不多,3k左右,但至少是IT行业,也是我的兴趣所在。他本人貌似想等实习完了再看看机会,言外之意就是公司留他,他也不一定高兴呆。
毕业之后我在家准备出国,期间想找家公司过度一下,面了多次心灰意冷,最后SGD的老板让我回去干一阵子,我也就回去了。下面是几个当时面过记忆比较深的公司:
- 数据外包公司,面试问了几个sql的问题,开3K工资还是经小老板特批。
- 实验室家具公司,笔试题有问星座的,当然最后也没要我。
- 网站外包公司,一周6天,结束的时候还被HR教育了下,大致意思就是年轻人不要太自信。
- 社区广告公司,无奈私人老板各种不适应,呆了2天工资没要就走了。
- 医疗行业做一次性注射器,离家很近在科技馆那里,现在想想还是觉得很可惜。因为简历上吹了个牛专8,担心被识破最终没去报到。现在在日历上还有个悲情专八纪念日,指的就是这事。
上面5家三家跟IT有关,可以看出我还是很想搞IT的。当初看到Kai能劳逸结合的干着喜欢事情,羡慕不已。那一年Kai的工资级别也往上挪了挪,但基本没加多少,他也跟我提了几次HR抠门,先观望一下,看看有没有更好的机会。
后来去了英国,期间跟Kai交流不多,但感觉他工作强度不是很大,新番追的也不少,还有个google日历记录更新时间。虽说他没怎么提工作的事情,但那时他几个同学都有了新的出路,Kai心里肯定总有些想法。之后英国回来,找工作也是到处碰壁。想去的没回应,拿offer的工资太低。最后去了呆了两年的公司,工作强度不大,但钱也不多。
那段时间Kai的怨气还是挺重的,抱怨销售不懂,老板思路有问题,同事水平不行,椅子不行,电脑不行,HR不知道行情开工资太低招不到人。跳槽的想法肯定也是少不了的,面了几家,但最后还是在天泰等机会。
去年下年我又开始了面试之旅,不用说肯定是也到处碰壁。最后客户那里也没headcount,只能在年初去了家市场调研公司。无奈被朋友说中,3个月就走了。
今年年初Kai写去年总结的时候有提到了待遇不行,但怨气似乎没以前这么重,让我误以为他日久生情,打算常驻天泰了。
然而,当我来到现在这家公司,坐在了靠窗的老板位,有了Docker和外接显示器,做着感兴趣的事情,偶尔加班,有几个关系不错的同事,Kai居然跳槽了!工资倍增、上市、期权、金融、IT、阿里投资、央企背景。我对这些倒是不感冒,之前三个月995的生活已经让我体会太多。自由可支配时间才是最珍贵的东西,陪陪家人,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比什么都重要。
我觉得Kai应该跟我差不多,没什么生活压力,只是想在平淡之中偶尔找点乐趣,但他还是选择高薪、挑战自我,从劳逸结合到996,从小民企到大国企。这让我想起了当初的我,心里一直想着不跳不行,整天惶惶度日,看到了机会就义无反顾地冲进去,最后遍体鳞伤。
在做出了这个决定之后,Kai心中应该安慰了不少,跳与不跳这问题终于荡然无存。但接踵而至的就是一个新的问题:这是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?
回复 Kai 取消回复